错轨人生

从来到瑞士开始,总感觉并没有进入「正轨」的世界。说是「出轨」倒显得太风流,不如说是落在了「错轨」的等价类里,无论如何挣扎,总是无法超脱于琐碎丝缕之外。

并不打算定义一个通用于所有人的「正轨人生」,但我脑海设想中的一个「正轨」人生道路,应该是一个良好运行的社会规则,包含如下内涵:一来如果我做成了某件事情,应该在某些地方得到适度和适当的体现;二来如果一个人因为抱有侥幸心理,没有严格地遵照某个规律行事,最终会得到因此的惩罚。后者被我称为「惩罚论」,在很多隔岸观火的场合中屡试不爽,但来到这里后,我对前者似乎有些质疑——明明我是正正当当入学的学生,为什么会在各种事情上遇到各种没来由的阻碍?

且不说公交系统的莫名规则和奇怪老头的白眼,单单在教育系统中,就有不少莫名其妙的阻碍。刚开学时,注册完成后收到注册信,本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开学时刻,就算是讨厌上学写作业的小学生,总也该为重遇班上同学感到兴奋和欣喜的。但偏偏这信上所附的校园账号密码皆是不对,反反复复尝试登陆无果。最终一气之下杀到主校某IT办公室,来势汹汹问责,其负责人员虽态度良好,但见我一来,还以为我是什么不懂电脑好糊弄的外地佬,揣测我无知到改了密码自己忘了/不区分大小写/搞不清短名称和长名称,沟通效率之低令人发指。后面经过若干次登录终于承认无法按照纸上信息登录,遂入后台修改初始密码,遂发现是系统问题,最终才得以解决。在此之间,第一次修改初始密码后尝试登陆还失败了,操作了一下权限似乎才成功。

依旧是开学时,各种门禁需要用激活后的学生卡刷开,否则开放的大学终究是沦为空气墙阻隔的孤立Boss房——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。到自助机器激活,居然显示失败,真是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。一开始以为是机器问题,换一个地方寻另一机器尝试,亦失败(某些自助机安置在需要刷开的门内且不谈)。恰好还看到有西方人走去激活卡,不一阵就成功了,背包转身就能离去,一时间激起我千层怒火无处宣泄。旁边的问讯处也无人值班,下一次值班遥遥无期。晚上回到去发邮件询问才得知:某一批次发出去的校园卡确实有无法激活的问题(见如下回复)。实在是坏事连连,还偏偏都在我头上,数日之后,终于得以解决。

Email from UZH card center

此外,选课也来恶心一下人,倒也不是系统上选课选不到了,而是直接因为注册时间较晚,错过了选讨论班的时间。这倒是有苦说不出,最后强行和教务处和老师商量了一下,还是强行加入到系统中了,这倒不值长篇大论了。

最后要说的就是最近的打印风波。在数学学院的单独系统中发现了专属于数学学院的打印资源,独立于学校的打印系统,并且还更便宜,每学期有附赠的打印金额。有这等好事不用,说好听点是浪费资源,说难听点是sai了自己的学费啊!但这说来容易做来又不容易了,一方面需要注册I-Math账号:最早注册的时候系统出问题了没注册上;另一方面是需要依照一个表达不太明确的Wiki页面来操作,这就是最困难的一点。一个页面要求你本地添加打印机来打印,另一个神秘的、和打印无关链接告诉使用者需要用thinlinc来实现打印。事实上,thinlinc的链接就在某处,但如果不特别指出,谁能从这个名字知道它和打印息息相关呢?搞不太明白这是个什么古老的系统,总归是注册上了I-Math,也登陆上了这个古老系统,但貌似我登陆进去什么也操作不了啊,只能对着一个图片抓耳挠腮。最终前去数学学院的IT办公室询问两次,得知是系统里我没有权限,导致我登录古老系统的时候,桌面上没有任何应用程序。技术人员在他的电脑上一顿命令行操作给我新建文件夹、赋予权限,最终终归是登录成功,并且我对读取文件的理解完全正确,打印完全实现。

具有了正当学生身份,我为什么不能正正当当地,就像家的主人推开家门、打开窗户一样,行使我作为「这里的学生」的正当权利呢?反而需要如同不熟的客人一样,问着这个能不能用,那个可不可以拿起来看看。我开着自己的火车,行驶在的是另一条轨道上,只在偶尔会和一般学生的「正轨」相交,如果他们的轨道上才能通过隧道,那我就要并轨过去——正如我「本应天然拥有的权利,如今却需要主动去求的处境」一般。说好听点是锻炼了处理事情的能力,说难听点,不就是麻烦事一大堆。没做小偷小摸的事情,却总被拷问正当性,任谁来都会疲惫吧。不禁会中立地想「难道我不应该出现在这?」

不过世事难料,终归相信盈虚有数。说到底,这些事情在「前途」「理想」「家人」这些词汇面前,终归还是太渺小了。谁的人生又能不受阻碍地做到很多事情呢?在这件事情上,我真的应该意识到:这个学校的学生身份,并不是一个意味着很多的马甲,不是通行某处的通行证,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,说到底还得是自己去争取、去动手。这些事情都自己做来了,构成了我人生的一个独特部分,这样看的话,「错轨」是对的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*

Captcha Code